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一、消毒对象

公共设施、电梯间、电梯按钮、楼道扶手、办公室、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等场所的卫生防护,包括消毒、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


二、消毒工具和消毒剂

(一)消毒工具

常量电动喷雾器、配药桶、量杯等。

(二)消毒剂

二氧化氯泡腾片、漂白粉、漂粉精或“84”消毒液、75%乙醇。

(三)消毒剂配制使用

1.含二氧化氯泡腾片(1g/片含有效氯8%):3片溶于1升水;

2.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3.漂白粉(次氯酸钙),含有效氯25%~32%(按25%计),漂粉精(次氯酸钙),含有效氯80%~85%(按80%计)。

三、个人防护

一级防护:帽子、医用口罩、隔离衣、工作服、乳胶手套、长简雨靴、护目镜、面屏。

四、消毒方法

(一)楼道和电梯等公共部位的地面、墙壁、门窗、物表:用含量为200-250mg/L二氧化氯消毒溶液500mg/L“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

(二)办公设施的消毒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清洁消毒,每周1次。其他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打印机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

(三)公共垃圾场所(箱、桶)。用200-250mg/L二氧化氯消毒溶液或500-1000mg/L“84”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

(三)卫生间卫生间清洗时,用浸有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84”溶液或二氧化氯含量为200-25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的拖把擦拭消毒地面,卫生洁具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84”或二氧化氯含量为200-25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每天1次。

(四)空气

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次,每次15~20分钟。

五、消毒效果过程评估

(一)评价内容

1.消毒对象:名称、清洁程度、处置面积或体积;

2.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产品有效期、配置比例;

3.消毒作用: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消毒频率、使用量。

(二)评价方式

由专业人员在现场对消毒过程进行实时评价.

六、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勿触碰;抹布、拖把应专用,不得混用。使用后,用消毒液(新配制)浸泡30min,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

在线留言